與止痛藥正確交往
作者:姜紹青藥師
止痛藥是非常廣泛使用的一類藥品,大致可以區分為成癮性與非成癮性,非成隱性止痛藥可以再分為乙醯胺酚(常見代表性商標名為普拿疼)、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類固醇等。
民眾經常使用的止痛藥為乙醯胺酚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。這類止痛藥並不能解除所有的疼痛,因此使用之前需先做評估。乙醯胺酚有止痛退燒的功能,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除了止痛退燒之外,還有抗發炎的作用,因此對於發炎性疼痛,例如關節炎,相當有幫助,而乙醯胺酚對於發炎性疼痛的效果則較有限。除了對症下藥以外,服藥方式也可能影響藥效,例如,部分慢性疼痛必須定時服用止痛藥,等到痛的時候再服藥,效果會比較差。
根據藥品分級制度,止痛藥可以分為處方藥、指示藥與成藥。不需要醫師處方箋,民眾可以在社區藥局購買的止痛藥為指示藥與成藥,屬於指示藥或成藥的止痛產品相當多,可略分為:含阿斯匹靈之單方或複方產品(如百服寧錠)、含乙醯胺酚之單方或複方產品(如速定二層錠)、含阿斯匹靈與乙醯胺酚之複方產品(如百服寧頑痛錠)。某些產品有不同含量的咖啡因,原本用意為加強止痛效果,但孕婦服用應特別注意上限量,因為咖啡因可能會穿過胎盤,引起胎兒心律不整;長期使用含咖啡因的止痛藥,可能因為突然停藥而出現戒斷性頭痛。部分病人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發生腸胃不適,少數甚至造成潰瘍,長期大量服用對於腎臟功能、血小板功能也有影響;乙醯胺酚雖然較不會引起腸胃副作用,但大量服用時也可能造成肝衰竭。此外,藥品之間的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視,例如:阿斯匹靈會加強口服抗凝血劑的作用,病人可能有嚴重出血的危險。
這些隨手可得的非處方藥止痛劑,正確服用可以緩解疼痛,但錯誤使用將造成嚴重的後果。民眾購買止痛藥處理自身的急性疼痛時,應當先與藥師討論,如果三天當中症狀仍然沒有改善,可能仍需要尋求醫師診治。